午后游于东湖,觉深秋之湖景甚美,遂广而告之。劝诸公即行,此时不游东湖,何时观十里红杉?

东湖绿道,全长101.98公里,今日行30有余。前些时日,偶然知晓东湖绿道除方便骑行,增添美景,亦有圈定湖界,避免违禁填湖之功用,甚慰,亦广而告之。

EastLack.jpg

正文

书归正传,今日出发略晚,未时已过,然阳光尚足,人亦是酒足饭饱,精力旺盛。从一棵树进入东湖,速过枫多山,而后行至梅园码头。东湖首景之磨山,梅园,及刚落成的东湖之眼(摩天轮)都在此处,可谓是美景荟萃之地。行人远道而来,多在此处聚集,远眺湖光山色,近赏花卉争艳。偶有晴日,亦可目及对岸之宇厦鳞次栉比。故而此处乃成闹市之区,小儿戏于人群,鸳鸯秀于湖岸,老少穿梭,一副欣欣向荣,人世繁华热闹之景。

然而,行者多孤独,谨慎通过繁华之地,后面的湖中道,才是骑行路上美景的开端。过磨山北门继续向北而行,即为湖中道。正所谓:十里红杉立两旁,一路行者不匆忙,走走停停细拍照,回家不忘奔走宣扬。立于雁归桥上,小憩之余,还可左观郭郑湖,右眺汤菱湖,湖面平静,日光和煦,都市人所有的浮躁气息都可随微风归于平和(至此10公里)。而后从桥上急驰而下,感受红杉树影婆娑,光影斑驳。坐于道旁长凳,闭上眼,感受自然的馈赠,聆听过路父母对小儿的谆谆教诲,享受自行车呼啸而过的快意,对时间的流逝声充耳不闻,夫复何求?

行者的旅途(插入汪峰歌曲–《旅途》),并没有因舒适而停下。长堤杉影分道口向左可至湖光序曲、梨园广场、乃至东湖首景之听涛,那里是为“东湖风景区”之正门所在。但由于往来车辆过多,去年游历两次后,至今再未踏足。分道口向右,即进入白马道,因有白马洲头而得名。行至欢乐谷旁,可闻得青春的声浪此起彼伏,行者不禁感慨岁月无情。而后峰回路转,画风变换,十里枯荷接落日,湖光山色被染赤,道旁柳条随风荡,景色萧条故而人迹罕至。过叶家湾,至田园童梦,又是另一番风味:刚观看群鸭戏于水中,又闻得鸡犬相吠于中庭,菜园里身影依稀有些模糊,但也正是行者家乡的缩影。

之后的路称为郊野道,只闻其名,便可知其荒凉。若不是此处建有东湖首景之落雁,恐此道有被世人忘却之险。如此便成就了行者们,此道之上,他们便成了王者。恣意,放浪,驰骋,快意尽在此间。打开双臂(动作危险,请谨慎),尽情享受狂风的呼啸,开足马力(20公里,马力已不足),低头看石子点连成线。偶有群鸟立于道中,人至不去,而后行者急驰而来,乃惊起而翩飞。路至万国公园处,日薄西山,湖面烟波四起,层峦叠嶂,飘飘然有误入仙境之感。遂停车拍照,然景色不入相,劝诸君亲临以叹其美。

过太渔栖霞,至森林道。此道多为山阴之所,加之日落西山,凉意缓慢袭来。加之行者四肢修长,袖不蔽腕,裤不遮踝,虽他处汗湿衣巾,唯此四处却寒侵肌骨。过铁道后,道路右旁的杉木密集,红叶如织,观一家老少闲庭信步于此,甚是悠然自得。而后有一草庐,每逢至此,行者都会想起陶渊明的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以及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,所以值得一记。

过喻家湖,已是华灯初上。35公里路程,行者腿部已经积攒了足量的乳酸。故而余下一路风情已无心观赏,只想快速归零,吃碗热汤。虽喻家山山阴之道亦为绿道,然此处已是车水马龙,不见湖水半分。穿梭于此间,人又被拉回到那个喧嚣的都市,一切依旧匆忙。